【微建设·人民城市为人民】耒阳红眼塘片区换新路灯,“旧杆新用” 点亮 “南大门” 民生路
2025-09-06 18:40:03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徐霞 |          浏览量:434

耒阳融媒讯9月6日讯(记者 李靖宇 刘喜)夜色渐浓,灶市街街道红眼塘片区的居民却发现,家门口的路比以往更 “暖” 了, 一盏盏崭新的路灯在夜色中亮起,暖白色的灯光均匀洒在路面,不仅照亮了居民的出行路,也让街巷的夜间环境更显温馨。作为耒阳的 “南大门”,这片承载着居民日常出行与城市对外形象的片区,正通过一场 “微建设”,让 “人民城市为人民” 的理念落到实处。

“以前一到晚上,那几盏老路灯要么闪闪烁烁,要么亮度不够。现在好了,新路灯亮堂得很,心里也踏实!” 家住红眼塘片区的居民陈阿姨,指着家门口刚更换完的路灯笑着说。她的感受,正是耒阳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推进红眼塘片区路灯改造维修项目的初衷——聚焦群众 “急难愁盼”,用小投入解决大民生。

红眼塘片区是耒阳的 “南大门”,来往车辆、行人多,路灯老化问题不仅影响居民出行安全,也关乎城市门户形象。该片区路灯始建于上世纪 90 年代,受建设年代久远影响,光衰问题极为严重,加之线路老化、灯具光源衰退,长期处于 “带病运行” 状态。此前虽多次组织单一维修,但仅能暂时缓解问题,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全亮灯,部分路段甚至出现夜间 “失明” 情况,给群众夜间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密切关注民生需求,迅速实地排查,随即启动改造维修项目,全面更换老化电缆与衰退灯具,彻底解决这一民生痛点。

此次改造并非简单 “换灯”,而是先对片区现有照明情况进行全面摸排,精准确定 60 盏需更换的路灯点位,在灯具选择上,特意选用节能型 LED 光源,不仅亮度比传统灯具提升 40%,使用寿命更长,还能降低后期能耗与维护成本,实现 “一次改造、长期受益”。

更关键的是,项目延续了耒阳 “微建设” 的 “省钱经”——“旧杆新用”。按常规方案,若将 60 盏路灯的灯杆全部换新,每根灯杆成本叠加安装费,总支出会显著增加。实际推进中,工作人员先对原有灯杆开展结构检测,对符合安全标准的灯杆进行除锈、防腐处理后重新利用,仅对少数锈蚀严重的灯杆进行更换。仅此一项措施,就为项目节省资金 10 余万元,而这些省下的资金,又能投入到其他民生小项目中,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更大效益。

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沿江路的步道修缮、南北正街的环境更新,到如今红眼塘片区的路灯改造,耒阳始终坚持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不追求 “大场面”,只聚焦 “小确幸”, 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城市更新的温度,让有限资金真正花在民生 “刀刃上”。

据悉,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下一步将继续梳理群众需求,在更多老旧片区推进类似的 “微建设” 项目,从路灯、步道、停车位等群众关切的 “小事” 入手,让城市更新更精准、更贴心,让市民的幸福感在 “微变化” 中持续升级。

​一审:梁斌
二审:杨明涛
三审:何孝国

责编:徐霞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要闻
综合
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